今年以來,國內光伏行業*常聽到的詞就是“淡季不淡”。
?
?
出口接連獲利好,國內補貼加碼
?
?
據國際機構PV Infolink對中國海關出口數據的分析,5月份中國光伏組件的出口達到14.4GW,同比增長95%,1-5月份光伏組件累計出口達63.4GW,同比增長102%,表現相當強勁。具體來看,全球市場對中國組件的需求相對穩健,歐洲市場更是實現了逐月增長。
?
?
按照此前公布的“RepowerEU”能源計劃,歐盟擬到2025年將光伏發電能力翻一番,到2030年安裝規模增至600GW。而有關機構指出,歐洲地區對華光伏中長期依賴程度將保持在80%以上。僅歐洲市場需求就可預見,未來國產光伏組件出口還將維持高景氣度。
?
?
與此同時,美國宣布豁免東南亞四國光伏組件的進口關稅,持續時間達兩年。對在東南亞地區早有布局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,該市場也有機會成為出口的一個重要增長點。
?
?
且國內光伏裝機量也在穩步提升當中。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1-5月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.3億千瓦,同比增長24.4%,全國主要太陽能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409億元投資,同比增長248.7%。
?
?
就在前不久,財政部下達“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”,覆蓋山西、內蒙古、吉林、浙江等11個省區,共計27.5496億元,其中光伏補貼約12.5億元。受此影響,各地光伏裝機量也有望再進一步提升。
?
?
產業鏈擴產忙,光伏巨頭加速出海
?
?
在國外市場需求激增的背景下,國內光伏企業紛紛加緊海外業務布局。4月下旬,晶科能源公告稱,擬調整公司戰略規劃,將原定的“年產500萬千瓦高效電池和500萬千瓦高效電池組件生產線項目”提升至“年產800萬千瓦太陽能組件及800萬千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”。其表示,這一舉措將有利于海外一體化產能建設,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場的份額。
?
?
不止于此,光伏巨頭們在原材料上的“搶奪戰”也愈演愈烈。
?
?
3月,隆基綠能與通威股份簽訂多晶硅長單采購協議,雙方將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間交易20.36萬噸多晶硅,預計合同總額約442億元。
?
?
6月,天合光能公布擴產計劃,擬投建年產30萬噸工業硅、年產15萬噸高純多晶硅、年產35GW單晶硅、年產10GW切片、年產10GW電池、年產10GW組件以及15GW組件輔材生產線。天合光能表示,該項目將高于其目前的賬面貨幣資金水平(約110.48億元)。
?
?
有關券商認為,按照一季度國產光伏組件出口情況推測,今年全年海外光伏裝機需求有望超過1.5億千瓦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